蔡政府應思考國際情勢下的兩岸關係

2017-05-04 10203

自兩岸恢復民間交流三十年以來,兩岸實事上已經形成了利益共同體,特別是臺灣的經濟發展要完全脫離大陸,已成不現實之期待。當前蔡當局推動的新南向等政策,如果作為政治文宣與行銷策略,尚可理解,但如果說要為臺灣經濟突破困境,甚至是根本性的變革帶來多大的動能,恐怕還要打一個天大的問號。

陳先才 / 評論

長期以來,民進黨及綠營某些政治人物極其缺乏國際觀也是不爭的事實,尤其是對國際事務之看法要麼是虛無飄渺之理想主義,要麼是陷入某種自欺欺人之境地而無法自拔。倘若民進黨還是處於在野位置還可理解,但如今已重返執政,如果繼續此種狀況,恐怕不但對綠營執政不利,對臺灣的未來也傷害甚重。

日前,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在接受路透社的專訪時的一些講話或表現,在一定程度上就再次彰顯了綠營政治人物對國際局勢把握非常不到位。儘管此事件發酵之後有很多的傳言,但從某種程度上卻也暴露了綠營對國際觀的嚴重缺乏。

以臺灣、大陸與美國三方之互動而言,毫無疑問的是,在兩岸關係的何種階段,臺灣都只是美國方面拿來與大陸方面討價還價的籌碼而已。正如美國前國家情報總監、前副國務卿內格羅蓬特日前大西洋理事會所舉辦的一場研討會所言,美國政府歷來的傳統是承認北京政府,一個中國,而美台關係從外交意義而言只是一種「衍生關係」而已。換言之,美國長期以來並未從外交關係之角度來看待美台之互動,而只是把它放在中美關係互動下的一個特殊現象。

而長期以來臺灣之所以能夠依靠美國來抗拒來自北京的統一壓力,核心因素還是中美實力的巨大差異所致,美國之所以能夠強力介入臺灣問題,主要憑藉的還是其超級大國之實力。然隨著時空環境之轉換,中國大陸今天已非吳下阿蒙,綜合實力已大為提升,姑且不說兩岸實力差距已大為拉開,即便是中美兩國之間,實力對比也已大為縮小不少。特別是近年來,中國大陸角逐國際政治、經濟的意願與能力大為增加。這也是不爭的事實。

然對於臺灣而言,特別是綠營當局,其國際視野與思維仍然停留在兩蔣時期,停留在李扁時期,仍然無視大陸實力崛起之現實,還在玩臺灣過去幾十年裡老掉牙的老套遊戲,甚至還深陷其中無法自拔。這將是非常大的隱患與挑戰。

面對國際政治新情勢,綠營重返執政以來,不思如何改善兩岸關係,反而卻採取了與大陸對抗、漸行漸遠之策略,其實是不智之短視心態在作怪。綠營方面如果不改變視大陸為威脅之過時心理,在綠營執政下,兩岸關係恐永無改善之希望。

自兩岸恢復民間交流三十年以來,兩岸實事上已經形成了利益共同體,特別是臺灣的經濟發展要完全脫離大陸,已成不現實之期待。當前蔡當局推動的新南向等政策,如果作為政治文宣與行銷策略,尚可理解,但如果說要為臺灣經濟突破困境,甚至是根本性的變革帶來多大的動能,恐怕還要打一個天大的問號。此外,兩岸人員及社會互動也到了很大的規模,也非綠營當局可以阻撓了事。

對於綠營新當局而言,與其在過時的政治思維下打轉,不如順應兩岸關係之大勢,為臺灣未來發展謀得新的兩岸機遇。否則,綠營長期以往,賠掉的恐怕將不只是臺灣民眾對民進黨的一點期許,而且還會是臺灣的整個未來。

【圖片為資料照】

ment,'script','//www.google-analytics.com/analytics.js','ga'); ga('create', 'UA-35937129-1', 'auto'); ga('send', 'pagevie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