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訪華讓日本擔心二次背叛

2017-11-13 52946

安倍反中路線搞了半天,日本作為亞洲最大的美國盟邦,如今所面臨的窘境何其尷尬!同屬美國盟邦的菲律賓,率先擱置南海仲裁與中國和解;同屬美國盟邦的南韓,也即將走出薩德陰影與中國重新修好;甚至連美國總統川普,也只在乎美國經貿和軍售利益,不在乎亞洲地緣矛盾和中國人權問題!

郭正亮/評論

川普亞洲行(11.5-7東京、11.7-8首爾、11.8-9北京)旋風式落幕,表面上看來,美國從日韓得到軍購承諾,從中國得到超級經貿大單,看似滿載而歸,但細究雙邊互動細節,卻可發現川普「輕慢日本、不耐韓國、討好中國」的明顯對比,隱含了美國即將在亞洲進行戰略轉向的態勢。

尤其對日本和中國,川普展現出赤裸裸的「貶日揚中」,安倍恐怕很難不痛感在心。以雙邊貿易為例,儘管2016年美日貿易赤字只有689億美元,但川普卻在經貿談判時,當著安倍面前炮聲隆隆,不但高調重申美國反對參加「不公平的TPP」,還公開指責「美日貿易關係既不公平、也不開放,日本數十年享受著勝利成果,美國卻長期忍受龐大貿易赤字,已經到了必須談判的時候」。

相形之下,儘管2016年美中貿易赤字高達3470億美元,高占美國全球貿易赤字5023億美元的69.1%,但川普卻在習近平面前低調表示「美國不會因為對華貿易逆差責怪中國」,而且還究責到美國自己,對習表示「我對您非常尊重,因為您代表中國,可惜過去幾屆美國政府竟然允許中美貿易失去控制,但我會解決好這個問題,使它變得公平」。對比川普對安倍的頤指氣使,對習近平的低聲下氣,已經近乎諂媚討好。

更嚴重的是,原本川普對日本大力鼓吹的「圍堵中國」論述,不管是在訪日期間或是參加APEC,都已經流於口惠而實不至,川普除了一再重複「自由與開放的印太地區(Indo-Pacific)」口號之外,並未提出任何類似中國「一帶一路」的宏觀建設計劃,充其量只是要求日本和印度增加對美軍購而已。甚至在川普訪華期間,連最基本的美中戰略矛盾,川普都絕口不提,近乎全面討好習近平,一心只想避免不必要的美中貿易談判障礙。

眾所皆知,美國始作俑者的「圍堵中國」論述,兩大支柱分別是地緣政治矛盾(包括南海、東海、一帶一路矛盾),以及民主價值矛盾,美國「圍堵中國」的亞洲最大夥伴,首推同屬民主國家的日本、印度、澳洲。11月4日,白宮國家安全顧問 H. McMaster介紹川普亞洲行,特別強調「推動自由與開放的印太地區(Indo-Pacific)」,是川普亞洲行的三大目標之一(另二是壓制北韓、促成貿易),還表示川普總統自就任以來,與印太領導人(意指日本、印度、澳洲)已經通過43次電話。

「印太地區」與中國的首要地緣矛盾,顯然是南海矛盾。去年7月12日,由美國背後策動、菲律賓出面控訴的南海國際仲裁,首次否定中國的南海主權主張,當時曾引起美、日、印、澳的一片歡呼,但中國堅持「不參與、不接受、不承認」的「三不」立場,以及持續擴大南海填海造陸行動,卻讓四國無可奈何。

萬沒想到,去年12月20日,作為南海仲裁當事國的菲律賓,新任總統杜特蒂突然決定轉向「擱置南海仲裁」,改採對中睦鄰政策,導致美、日、印、澳陷入空前難堪。今年6月30日,美國智庫發表衛星照片指出,中國在南海仲裁之後,已經陸續在永暑礁、美濟礁、渚碧礁建立軍事設施,包括4座全新的飛彈設施、擴建雷達通訊系統、地下軍火儲存設施,儘管美國派出軍艦到南海展現肌肉抗議,但中國也毫不示弱,派出軍艦尾隨美艦全面監視。

面對如此明顯的美中南海僵持,川普不管是首度訪華或是參加APEC,卻絕口不提南海議題,仿佛這個由美國始作俑者、最能凸顯「圍堵中國」正當性的地緣政治議題,重要性已經不及中國對美國承諾的超級經貿大單。

更讓人瞠目的是,川普在訪華期間,竟然也打破歷任美國總統的訪華慣例,隻字不提中國的人權問題,儘管總部位於紐約的「人權觀察」(Human Rights Watch)組織,早在今年9月4日公布最新調查報告,指出中國政府打壓人權,「正處於六四天安門事件之後,最嚴厲打壓人權的狀況」,但川普卻無動於衷,對安倍熱切期待美國出面領導的「自由民主價值同盟」不屑一顧。

事實上,川普對中國人權漠不關心,早就有跡可循。川普訪華當天11月8日,白宮辦公室主任約翰凱利(John Kelly)接受美國保守派媒體福克斯新聞(Fox News)專訪表示:「中國是一個強國,但不因此成為我們的敵人」、「雖然美國人有自己的政治體制偏好,但美國不論斷外國政權」。凱利甚至還做出令人驚駭的結論,表示「中國的政府體系,看來適用於服務中國人民」。

綜上所述,川普完全不提美中南海矛盾,不再強調中國在南海填海造陸所導致的亞洲地緣恐慌,完全不提中國人權問題,不再強調西方自由民主作為普世價值的優越性。兩個討好習近平的空前巨大動作,形同自我否定了美國號召「印太地區」聯手「圍堵中國」的正當性。此外,川普昭然若揭的「輕慢日本、討好中國」,更表現在對美日貿易赤字的高傲斥責,以及對美中貿易赤字的全面體諒。不管何者,都讓百般忍氣吞聲的安倍政府,對川普感到寒心與痛心。

畢竟,要建構「圍堵中國」的「印太聯盟」,首先就要投入大量資源。中國是黨國一體的舉國體制,投入資源幾乎沒有上限。例如為了經營中巴關係,包括建構中巴走廊、經濟援助、興建港口,十幾年來至少投入3000億美元。中國從2013年啟動的南海填海造陸,如今至少投入超過5000億美元,再加上「一帶一路」的沿線建設投資,以及為了和日本競爭緬甸所投入的資源,早就讓必須接受民主監督的日本難以消受。

美國對日本所面臨的資源透支窘境,不可能毫無所悉,但川普卻始終避談美國的應盡責任,只在意日本是否增加對美軍購,對於建構「印太聯盟」所必須投入的資源置若罔聞。問題是,2016年中國GDP是11.2兆美元居全球第二,日本GDP只有4.94兆美元,印度GDP更只有2.26兆美元,如果沒有美國(GDP是18.57兆美元)全力支援,光是日本加上印度,根本無法和中國展開全面競爭。

美國對「印太聯盟」只有口惠而實不至,甚至還為了討好習近平,不惜自我否定「圍堵中國」的兩大支柱,不只讓日本感到痛心,同時也讓中國感到欣喜。例如很少肯定美國政府、說話直白的《環球時報》,這回對川普訪華就爆出多次讚揚。11月9日社評,標題是「中國公眾大多喜歡特朗普的什麼」,表示中國人「欣賞特朗普直來直往的性格」、「這個人可能會固執己見,但他不陰」、「是對華政策的務實派,對外交意識形態化不感興趣,沒拿『人權』等亂七八糟的事情糾纏中國」、「他多次公開讚揚習近平主席」、「女兒女婿的對華公關也起了好作用」、「特朗普抓經濟,關注民生,大家覺得他這一點很務實」。

川普訪華結束後,11月10日《環球時報》社評,再以「習特會在世界矚目中實現高難度圓滿」,高度肯定川普的訪華成就,提到「特朗普表示他不因為美國對華的貿易逆差而責怪中國,對中國的指責軟化了很多」、「中美宣布達成共識的單子很長,應當可以大體保障兩國關係接下來一個時期內的平穩發展」。更重要的是社評做出如下結論:「特朗普至今沒有公布自己的亞太戰略,但是他的中國行,會被視為一個關鍵判例、給出了他就亞太核心問題反復權衡後決定選用的計算公式」。

可想而知,川普訪華所展現的「輕慢日本、討好中國」,以及針對亞太核心問題即將浮現的最新「計算公式」,將使日本感到憂心忡忡。筆者認為,2017年11月川普訪華,對日本造成的衝擊,恐怕不下於1972年2月尼克森訪華。這很可能成為第二次美國對日本的「越頂外交」,日本恐將再次遭到美國毫無預警的凌空背叛與飛越。

1971年7月9-11日,美國國家安全顧問季新吉繞道巴基斯坦秘訪中國,從此啟動美中關係正常化的序幕。1972年2月21-28日,美國總統尼克森訪華,結束美中長達25年的隔絕歷史,尼克森稱這次訪華為「改變世界的一周」。

美國突如其來的空前轉向,亞洲最大盟友日本始終被蒙在鼓裡,日本痛斥美國大搞背叛盟友的「越頂外交」,佐藤政權因此解散。新首相田中角榮1972年7月7日上任後,決定比美國更超前,迅速在9月29日與中國正式建交。

我們不禁要問:這次安倍突然被川普訪華擺了道,是否將仿效當年田中首相後來居上,做出比川普更超前的親中動作?歷史很可能將再次重演。

畢竟,善於搜集情報的日本,對於善變川普(或說善變美國)早就有所預防。今年9月28日,安倍決定出席中國駐日大使館舉辦的國慶招待會及日中建交45週年活動,這不但是安倍執政以來首次出席類似活動,也是日本首相時隔15年首次出席類似活動。安倍當時即表示,希望習近平能及早訪日,也願意在習訪日之前,先訪問中國。

在9月安倍釋放善意之前,日本經團連已經表示將參與中國主導的「一帶一路」,日本官員也數度表示,將考慮參加中國主導的亞投行。安倍決定進一步與中國和解,也受到10月30日中韓迅速邁向和解的影響。南韓高層私下表示「美國向中國表態『薩德不針對第三國』,為消除中國的薩德報復做出貢獻」,此外在中韓幕後協商過程中,據傳習近平對親信表示「文在寅總統值得信賴」,也有助於中韓走出薩德僵局。

11月11日,習近平在APEC期間與安倍會面,強調「改善中日關係,關鍵在於互信,希望日方在歷史、台灣等涉及中日關係政治基礎的重大原則問題上,要始終按照中日四個政治文件和雙方已達成的共識行事,要以建設性的方式妥善管控兩國存在的分歧」。安倍則表示「日方希望同中方開展互惠共贏的經貿合作,積極探討在互聯互通和『一帶一路』框架內合作」,中日和解終於露出曙光。

峰迴路轉,安倍反中路線搞了半天,日本作為亞洲最大的美國盟邦,如今所面臨的窘境何其尷尬!同屬美國盟邦的菲律賓,率先擱置南海仲裁與中國和解;同屬美國盟邦的南韓,也即將走出薩德陰影與中國重新修好;甚至連美國總統川普,也只在乎美國經貿和軍售利益,不在乎亞洲地緣矛盾和中國人權問題!

周邊盟邦紛紛轉與中國修好,宛如遭遇第二次美國背叛的日本,安倍是否將成為第二位田中角榮?我們將拭目以待!

【圖片為資料照】

ment,'script','//www.google-analytics.com/analytics.js','ga'); ga('create', 'UA-35937129-1', 'auto'); ga('send', 'pagevie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