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泰順:要務實軍演 不要曖昧字眼

2018-04-30 1260

楊泰順指出,決策者能夠承認軍力差距,並務實調整部署與火力,應該值得掌聲。但既然承認對岸的強大,國防部必然了解,一旦開戰,第一波搶灘攻擊絕非代表全部勝敗。既然要演習,國防部必須將戰端開啟後的各種可能列入考慮,否則再怎麼重新定義勝負,沒有任何意義。

國防部日前宣布,今年的漢光演習想定,將以目前兩岸兵力為基準進行推演模擬。文化大學政治所教授楊泰順投書聯合報指出,決策者能夠承認軍力差距,並務實調整部署與火力,應該值得掌聲。但既然承認對岸的強大,國防部必然了解,一旦開戰,第一波搶灘攻擊絕非代表全部勝敗。既然要演習,國防部必須將戰端開啟後的各種可能列入考慮,否則再怎麼重新定義勝負,沒有任何意義。

文章全文如下:

面對兩岸軍力嚴重失衡,國防部提出新戰術構想,表示將改以迫使敵奪台任務失敗來定義戰勝。

決策者能夠承認軍力差距,並務實調整部署與火力,應該值得掌聲。但既然承認對岸的強大,國防部必然了解,一旦開戰,第一波搶灘攻擊絕非代表全部勝敗。既然要演習,國防部必須將戰端開啟後的各種可能列入考慮,否則再怎麼重新定義勝負,沒有任何意義。

國防部的「不對稱」戰術構想,類似新加坡多年前提的「毒蜂政策」,目的是讓敵人清楚發動戰爭的代價,進而達到避戰目的。但新加坡的假想敵是馬來西亞或印尼,這兩國軍經實力有限,顯然無法在一擊後還持續進行第二波攻勢。就算一擊搶灘成功,毒蜂戰術也會讓入侵者付出龐大代價,從而省思發動戰爭是否值得。

台灣面對的潛在敵人,是軍力僅次美俄的中國大陸。在擬定對台作戰計畫時,當然不會只規劃一波攻勢,必然是鋪天蓋地海陸空聯合作戰,就算我能阻敵於灘頭,面對隨之而來的飽和攻擊,是否還有能力承受?尤其重要的,中共身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承受戰爭代價能力當然無庸置疑。

說穿了,這個新構想的成敗,其實是假設成功阻卻第一波攻勢後,美國或日本能立刻馳援填補耗損。美日如介入,中共鋼牙再利也不可能咬得動台灣這塊番薯,首波勝利因此才具真正意義。

如果美日馳援是整個戰術構想的核心,便不能不質疑,何以美日部隊移動,在整個演習中都未納入規劃?南韓國力在台灣之上,但演習對抗北韓時,都還知道必須有美日參與;日本軍力排名世界第七,但演習俄國威脅北海道時,也沒有忘掉找老美協同作戰。甚至釣魚台島,日本演習驅敵奪島時,也同樣要靠美軍配合。台灣實力不及韓日,何以在演習時卻看不到美日角色?

由於美日與我國沒有正式邦交或軍武協定,冀望美日與台灣聯合軍演,有些不切實際。但問題是,美方高層不斷在各種場合表示,美國應該協助台灣對抗中共;長期以來,我政府也常暗示,台海有事美日定會插手。幾年前當美日把「周邊有事」納入「安保條約」時,台灣不是有許多人因此興奮莫名?台灣學者去年訪問日本,也曾向外務省官員表示,台日應該進行聯合軍演,但日本官員以「會向上級反映」一語帶過,迄今沒有回覆。

如果美日協防對嚇阻中共入侵具關鍵性,軍演沒有將這因素涵蓋,便是個不完整的軍演。如果基於國際現實,美日無法與我軍進行聯合軍演,台灣也可在兵推中將這因素高調納入;甚至,創造個橘軍或黃軍,演練美日軍隊海空行進路線。

這樣做也許招來美日抗議,但美日如明白表示沒有意願介入,台灣民眾或可趁早死了這條心,不要每次兩岸一有狀況,都假設有美日做靠山。

美國如果擺明不插手,甚至斥責台灣不該在軍演中預想美國角色,也請他們往後少對台灣的國防預算指三道四,因為台灣的武器採購,應以協同美軍作戰為想定,美軍如果不來,政府幹嘛還要犧牲軍公教退休金去採買派不上用場的武器?

蔡總統說,在國際政治上台灣也可扮演棋手,而不會僅是個棋子。果如此,請在下個月開始的漢光演習中,讓國人見識一下台灣將如何落子。

文章來源:聯合報/要務實軍演 不要曖昧字眼

【圖片為資料照】

ment,'script','//www.google-analytics.com/analytics.js','ga'); ga('create', 'UA-35937129-1', 'auto'); ga('send', 'pagevie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