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積電12吋登陸對台灣的挑戰

2015-12-09 4123

台灣政府必須及早從台積電的登陸個案,思考台灣高科技產業如何在中國崛起和迅速重構的全球產業鏈中,找到有利於自我提升的市場定位,否則未來類似台積電的發展困境,必將層出不窮,讓台灣經濟每下愈況。

台積電12月7日宣布,將向投審會遞件申請赴南京獨資設廠,成立12吋晶圓廠與設計服務中心,投資總額30億美元,預計在2018年下半年開始生產16奈米製程晶圓,初期月產能2萬片,占總產能2.5%。

儘管規模不大,但台積電申請獨資登陸設廠,卻將挑戰台灣現有法令。目前台灣只開放8吋晶圓廠登陸,要到大陸投資12吋晶圓廠,只允許購併或參股,並不允許獨資設廠。例如去年10月獲得投審會核准的聯電12吋晶圓廠設廠案,就是與廈門市政府及福建省電子信息集團合資。但台積電為了「保全製程技術,防止機密外流」,始終堅持獨資設廠,勢將衝擊投審會的審查底線。

台積電早在2007年,就在上海松江設立8吋晶圓廠,2014年月產能9萬片,全年產能超過100萬片,獲利51.92億元。根據上海集成電路中心統計,2013年大陸半導體廠營收排名,台積電松江廠排名第6,前五大廠分別為中芯國際、SK海力士、英特爾、華潤微電子、天津中環半導體。

事實上,台積電赴松江獨資設立8吋晶圓廠,早在2002年就提出申請,當時是民進黨執政,堅持所謂「N-1」原則,亦即「半導體業必須先在台灣設立12吋晶圓廠並量產6個月以上」,才能將8吋廠舊設備移往大陸。結果台積電第一個登陸申請案,整整審查了將近20個月,直到2004年才拿到投審會許可。

2002-04年反對台積電登陸的主要理由,不外是「擔心技術外流」,問題是半導體技術並非台灣獨有,例如大陸扶持的中芯國際,就在2009年引進英特爾65奈米技術;2012年三星半導體更在西安進行海外最大投資70億美元,從2014年9月起開始生產10奈米晶片和3D垂直NAND Flash晶片。不管何者,技術上都領先台積電松江廠的0.25微米或0.18微米製程。

正因為台灣不可能壟斷半導體技術,為了跟上國際市場潮流,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在2008年馬政府上台之後,曾多次建議開放獨資到大陸設立12吋晶圓廠,但馬政府儘管已經政黨輪替,仍然延續民進黨的管制思維,至今並未放行台積電的12吋獨資登陸設廠。

但大陸政府對半導體產業近兩年的剽悍布局,顯然驚動了張忠謀。2014年10月14日,大陸工信部宣布成立1200億人民幣的「國家積體電路產業投資基金」,試圖透過併購建立IC一條龍產業鏈。2015年3月,以武岳峰為主的資本投資企業,聯合收購了美國DRAM商ISSI。2015年5月8日,大陸國務院公布《中國製造2025》,明確規定「將在2020年實現40%核心基礎零部件、關鍵基礎材料自主保障;2025年實現70%自主保障」。2015年7月,清華紫光向美國晶片巨頭美光科技提出高達230億美元的收購要約,震驚全球。

11月7日張忠謀坦承,大陸明文規定「2020年實現40%核心零部件自製」,是驅動台積電登陸設廠的關鍵因素。根據DRAMeXchange調研機構估計,2014年大陸DRAM需求已經高達47.98億顆,總計102億美元,占全球產能19.2%,未來比重還將繼續增加。台積電面對英特爾、三星、SK海力士等國際半導體大廠早已登陸設廠的殘酷現實,除了跟進登陸之外,根本沒有其他選擇。

從全球產業發展的角度來說,台積電為了確保大陸市場,不得不獨資登陸設立12吋晶圓廠,其實只是台灣高科技產業面對大陸經濟強勢崛起的一個縮影。畢竟,受到《中國製造2025》壓力的台灣高科技產業,並不只有半導體,還包括面板、LED、IC設計等等。台灣政府必須及早從台積電的登陸個案,思考台灣高科技產業如何在中國崛起和迅速重構的全球產業鏈中,找到有利於自我提升的市場定位,否則未來類似台積電的發展困境,必將層出不窮,讓台灣經濟每下愈況。

ment,'script','//www.google-analytics.com/analytics.js','ga'); ga('create', 'UA-35937129-1', 'auto'); ga('send', 'pagevie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