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長之怒

2016-04-18 3220

羅瑩雪今天擺明了要拚個魚死網破。反正已經要下台了,乖乖被立委罵死得更慘,還不如自己拚一下,暢所欲言。痛罵徐永明,讓全世界都知道羅瑩雪是「自殺炸彈客」,你看看立法院還會不會再找羅瑩雪去報告?還有沒有立委會覺得她是「軟柿子」,認為自己可以修理羅瑩雪、佔到便宜?

法務部昨天深夜一篇「自己錯了還怪人」的新聞稿,引起各方熱議。有人覺得部長把官網當成自己的臉書寫,有人則認為法務部的作法,根本是負面行銷的最佳案例。倒是羅瑩雪本人今天大方承認稿子的確出自己之手,顯然沒有任何「悔悟」之意。

對於羅瑩雪的大動作,藍綠讀者的反應其實有很大的落差。偏藍的民眾大聲叫好,認為總算有政務官硬起來了,所有政務官都該起而效法。偏綠的讀者則暗中竊笑,國民黨怎麼會出這麼一個「極品」的部長,「自己錯了還怪人…..然後他就死掉了….」。

比起今天的羅瑩雪,綠營執政時的「極品」絲毫不遑多讓。行政部門抵制「三一九槍擊案真相調查委員會」時創造出所謂的抵抗權,當初主張公務員有抵抗權的內政部長蘇嘉全,今天正好就是立法院長。當時的教育部長杜正勝流傳至今的「罄竹難書」、「三隻小豬」;新聞局長謝志偉的RAP;教育部主秘莊國榮嗆郝龍斌,要「讓他哭著回去找媽媽」、罵馬英九「小孬孬」,乃至批評當時已經過世的馬鶴凌。每一個都讓人瞠目結舌。

換個角度出發,你今天怎麼看羅瑩雪,另外一個陣營當年大概也就是用同樣的角度在看杜正勝、謝志偉等人。

有些人覺得羅瑩雪是「見笑轉生氣」,但若從羅的角度來看,其實是理性的選擇。正常的部長、想做事的部長,自然不該引起公憤,必須要維持和立法院的和諧;已經被多數黨判死刑,自己也不想活的部長,你還要他溫良恭儉讓,會不會要求多了一點?回頭問問自己,上一次自己丟辭呈的時候,對長官的口氣很好嗎?萬一老闆講話難聽,你會不會翻臉?

羅瑩雪今天擺明了要拼個魚死網破。反正已經要下台了,乖乖被立委罵死得更慘,還不如自己拼一下,暢所欲言。痛罵徐永明,讓全世界都知道羅瑩雪是「自殺炸彈客」,你看看立法院還會不會再找羅瑩雪去報告?還有沒有立委會覺得她是「軟柿子」,認為自己可以修理羅瑩雪、佔到便宜?

國民黨已經輸到全身上下只剩一雙草鞋,民進黨和時代力量可是西裝筆挺,有的還「鑲金」。今天除了被點名的時代力量不得不回應之外,民進黨還有哪一個人笨到出來淌渾水?

順便要澄清一個觀念,無論新聞界或政治人物,經常都誤用「看守」兩個字。國外的「看守內閣」,指的是不信任案通過到新內閣產生之前的政府。既然沒有不信任案,就沒有真的「看守」,反而是「跛腳」比較接近。理論上政府的權力是完整的,但實務上、道德上都應該有所節制。

今天官員跟立委比大聲,動輒修理立委的狀況,是因為總統選舉到就任的憲政空窗期過長所致。質詢即將卸任的官員,除了作秀之外,並沒有太多的意義,立法院很多委員會都已經改排考察,進入休眠的狀態。這樣的空窗,行政、立法一起擺爛、數饅頭的局面,一半要怪馬合併選舉的決定;另外一半則要算在民進黨頭上。民進黨2月1日拒絕組閣,如今看來,其實並沒有討到便宜。

在我看來,從肯亞案到馬來西亞,即便兩岸的敵對情緒在其中,但因為主角們涉及的是令人深惡痛絕的詐欺案,社會上支持、反對的聲音大概是對半開,甚至主張嚴懲,不在乎管轄權誰屬的,可能還多一些。

羅瑩雪一開始主張大陸有管轄權,看似親共、被委員會譴責的立場。如今看來,其實是理性的選擇。因為知道可能無法處理,也知道社會觀感,所以做不到的就別去搶。反而是綠營太討厭羅,也太看輕羅,所以沒討到便宜。

從個人的角度出發,羅瑩雪這一仗,至少賺到很多藍營的掌聲。從整個藍營的角度來看,其實也不算失分。反倒綠營正如郭正亮所說的,因為過去這一段時間的攪和,今天挖坑給未來的自己跳,未來邱太三上任之後,肯定會很難處理。

從肯亞到馬來西亞,議題的大贏家自然是對岸。充分證明了台灣沒有能力、沒有準備,也沒有誠意要解決詐欺犯的問題。對岸擺明了已經不跟台灣講「情」,肯亞案是談法、馬來西亞則是訴之以理(凸顯台灣搶人卻不處理),一鬆一緊之間,就讓台灣吵得天下大亂。而未來,這種事情肯定還會層出不窮,新政府還有得接招。

【圖片來源:中央社】

ment,'script','//www.google-analytics.com/analytics.js','ga'); ga('create', 'UA-35937129-1', 'auto'); ga('send', 'pageview');